光纤的理论是由英国籍华人高锟博士在1966年提出来的。可见华人也是非常有智慧和创新能力的。高锟指出:在改进制作工艺后人们有可能做出适合通信用的低损耗光纤。这个预言在1970年由美国康宁玻璃公司制造的低损耗石英光纤所证实。该公司的光纤损耗指标是20 dB/km。 缆心 缆心:它位于光缆的中心,是光缆的主体;它的作用是妥善安置光纤,使光纤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仍然能够保持优良传输性能。常用的缆心结构大体上分为如下四种: 1)层绞式,层绞式又分为松套和紧套两种。如图1所示为层绞式光缆结构图。 2)骨架式,又称为槽式; 3)带式 4)中心束管式,通常简称为束管式。 那么,光缆和电缆在结构上又有什么不同呢?不像电缆,本身导电的金属就有一定的强度,光缆必须设有加强构件,以承受机械拉伸负荷。光缆有两种放置加强构件的方式: 外护层(外护套)为光缆护套提供进一步的保护。就好像给光缆穿上“铠甲”一样,我们称它为铠装。通常在直埋、爬坡、水底、防鼠啮咬等场合下需要对光缆装铠。铠装的种类包括涂塑钢带、不锈钢带、单层钢丝、双层钢丝等,有时还使用尼龙铠装。在铠装层外还需要加上外被层以避免金属铠装受到腐蚀。